- · 财经理论研究版面费是多[10/07]
- · 《财经理论研究》投稿方[10/07]
农村电商迈入兴农新阶段(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四是对接电商平台。建立本土电商平台“五峰蓝”,先后在供销E家、邮乐网、汉购网、当当网、京东等平台开通五峰地方特色馆,积极对接天猫、苏宁、
四是对接电商平台。建立本土电商平台“五峰蓝”,先后在供销E家、邮乐网、汉购网、当当网、京东等平台开通五峰地方特色馆,积极对接天猫、苏宁、1号店、一亩田、“832”等交易平台,拓宽五峰茶叶等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的线上销售渠道。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村消费升级、消费品下乡、农产品出村,电商示范服务中心、农村电商产业园、电商产品生产基地、直播基地、网红小镇等建设快速发展,平台电商、垂直电商、内容电商、乡村团购、直播电商、兴趣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乡村遍地开花。电商倒逼乡村产业发展,挖掘产业潜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融合,擦亮农业品牌,提升产品质量,拓宽营销渠道,提高流通效率,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活跃农村经济。电商也改变了农民观念习惯,提升了农村生活品质,缩小了城乡差距。农村电商对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日益凸显。
助力乡村振兴作用日益凸显
二是农村网民数量持续增加。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份,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8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7.6%。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较2020年12月份提升1.7个百分点,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0.2个百分点。
三是推动农村创新创业升温。电商已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新舞台,吸引越来越多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2021年,我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达1120万人,比2020年增长110万人,同比增长10.9%,80%以上创业项目是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带动农事体验、直播等蓬勃兴起。2021年底,全国农村网商、网店有1632.5万家。以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为例,在国家税务总局的扶持下,地方政府积极引入阿里巴巴集团为代表的电商资源,建设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不断深化消费帮扶,在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累计带动青绣工坊40家,入驻青绣企业140家,培养青绣传承人301人,年产值达1.25亿元,不仅辐射带动10余万村民就业增收,而且促进青绣文化传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支撑。
三是农村物流体系更加健全。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地区收投快递包裹总量370亿件,带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进村超1.85万亿元。通过整合和优化各类物流资源,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已基本形成“两中心一站点”农村电商物流运营体系。2021年累计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212个,村级电商快递服务站14.8万个。目前,全国98%的乡镇实现品牌快递直通,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快递直达。
农村电商在助力脱贫攻坚、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农村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阳日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电子商务是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源头,是数字经济最活跃、最集中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农村电商是发展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最好的抓手,在十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进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六是探索新模式。通过“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完善农产品产业链,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包销协议,发展订单农业,统一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回购包装等,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交易速度。
“数商兴农”是根据“商”与“农”互联互促的经济规律,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赋能农村商务发展,以涉农商务数字化转型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数字化和产业振兴。从《“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部署来看,“数商兴农”行动着眼于改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物流配送和农产品电商化,促进产销衔接,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的升级。
主持人: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状况如何?
从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到“电子商务”,到2022年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中央把握农村电商发展规律和趋势,发展农村电商的工作思路逐步明确。“十四五”时期,数字化生活消费方式变革将重塑农村市场,农村电商生态要素将加速整合,农村电商对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的巨大潜能将加速释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的重要引擎。
文章来源:《财经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cjllyjzzs.cn/zonghexinwen/2022/070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