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财经理论研究版面费是多[10/07]
- · 《财经理论研究》投稿方[10/07]
农村电商迈入兴农新阶段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主持人 洪勇(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是农村电商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
主持人
洪勇(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是农村电商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年加快2.4%。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221亿元,同比增长2.8%,电子商务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二是提升农产品网货转化及供应链保障能力。网售商品要适应网民海量消费需求,标准化程度要高,产品迭代要快。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农村网售商品的短板,农产品尤其是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产量有限,一旦成为爆款很难及时满足大量需求。此外,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产品更新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应针对性提升农村地区“农货”变“网货”能力,在补齐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短板基础上,体系化推进选品、分拣、包装、品牌卖点策划、供应链保障等。
三是要着力补足农村电商相关要素短板。农村电商发展首先要解决物流问题,工业品下行的“最后一公里”伴随快递下乡、电商服务站建设等有所缓解。从长远看,需考虑成本收益问题,政府补贴退坡后,应发挥互联网优势,汇聚农村地区消费与售卖双向需求,使分散需求规模化,驱动市场化机制形成。同时,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问题也需破局,农产品上行销售对冷链、分拣、初加工、包装等环节要求较高,配套设施还需政府、市场持续投入。应继续改善农村电商人才供给问题,采取公益培训和市场增值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创业孵化为重要载体从产品、营销、物流、品牌等方面,提升农村电商人才的综合能力。应基于农村电商企业规模小、固定资产少、信用等级低等特点,创新农村电商金融服务方式,把电商交易数据纳入融资依据范围,倡导平台企业开发农村电商金融服务新产品。
主持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对此如何理解,有什么特殊意义?
四是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应用。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越来越多的农民尝试农产品直播,带货规模迅速扩大。《2021快手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1至10月份,超4.2亿个农产品订单经由快手直播电商从农村发往全国各地。
农村电商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本期邀请四位专家围绕农村电商发展问题进行研讨。
目前,五峰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涌现出五峰印象、采花毛尖、万绿电商、五峰老腊味、重泰磨具等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全县电商从业人员5600多人,带动就业人员超过3000人,2021年网络零售额总额达5.71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20%,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为3.25亿元,比2020年增长29.48%。
五是建设大物流。优化物流服务平台,建立三条物流专线,由县电商物流公共服务中心统一调配、协同配送,实现快递24小时到乡镇、48小时到村,快递物流价格下降55%,县内运输时效平均缩减16个小时。同时,充分整合县域冷链运输资源,在各乡镇租赁或自建冷库,在主要服务站点配备冰柜,购置冷链运输车辆,由县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有效解决五峰生鲜农产品和新鲜果蔬运输难题。
赋能产业升级带动创新创业
一是严控网销农产品质量。建立了包括可视化实时监管系统、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和快速检测检验中心等在内的网货质量监管体系,确保网销农产品安全。
李鸣涛(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我国农村电商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销售的重要渠道,在解决农民买货难问题、助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及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农村电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品控能力弱、产品标准化不足、品牌影响力弱、物流及供应链问题突出、人才短缺、服务不规范、政策协同不足等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围绕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促进农村电商健康发展。
第三阶段,2021年以后,农村电商发展进入“数商兴农”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1年印发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突出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数字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数商兴农”行动,加快完善农村电商生态体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实施“数商兴农”工程,这是发展农村电商的新举措,也是农村电商发展新方向。
文章来源:《财经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cjllyjzzs.cn/zonghexinwen/2022/0708/655.html